项目编号:SCP-EN-030
项目等级:Keter
特殊收容措施:在030-07调查结束后,对SCP-EN-030的收容措施已转为消极程序。基金会将在公路设卡控制其人员进出并监控其边界,对外出或进入的人员施以短期的F级记忆删除,并对与现状不符的记录文件进行模糊处理。进一步的调查因被认为并不具有足够高的优先级而暂停。
描述:SCP-EN-030是位于██山区的一片地区,面积约为███平方公里,大部分为天然森林植被所覆盖。其中心地区为一村庄(下称SCP-EN-030-1),通常可被描述为正常的长江中下游流域村落。该村落与外界仅有一条村道相连接。该公路被描述为由政府的扶贫计划所修建,没有发现其异常效应。
SCP-EN-030的性质是未知的。对当前所观察到的现象,主流假说有二:
- SCP-EN-030被一强认知危害所覆盖,外界记录的外界与其相关的信息1和事物会随着时间推移被扭曲。
- SCP-EN-030处于不间断的变化状态中,其内记录的信息和事物会随着时间推移被篡改以保持统一性。
其余较为小众的解释包括:
- SCP-EN-030内外的信息均遭到了篡改2。
- SCP-EN-030为一平行宇宙的交接点,不同宇宙在此处连续地汇合而随机地交错3。
- SCP-EN-030为一理念圈按人类/上层叙事理解异化而产生的异常,其描述和探索过程仅具统计学意义。
- SCP-EN-030的内部并不具有在通常意义下的存在,它通过改变或者同化进入其中的实体,并伪造出口或是展现方式而显现为当前的状态。这一假说的支持者同时认为该区域/实体可能是存在意识的。
多余理论不作赘述。
附录A:当前已知的SCP-EN-030相关记录摘要名称 | 来源和记录时间4 | 主要内容 |
---|---|---|
██县5志 | 当地政府,1983年 | 简要介绍了本县的历史和来源:该县地处山区,人员分散,大多数人口居住于一片山谷中的冲积平原。文本中称SCP-EN-030-1为梧囿村,并称按史料记载,一支吴姓人家于明朝末年逃难至此,但被此地██村(现██县)的居民所排挤,因而进入山中定居。撰写者同时推测梧可能为吴的讹传,“吴囿”即吴姓人家所居住的有围墙的院子。值得注意的是,并未发现与县志中所描述内容相符的史料记载。 |
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6 | 当地政府,1990年 | 该报告统计了全镇人口总计227人以及其姓名、性别、年龄和婚姻/生育关系等状况,人员名单列表详见附录E。报告同时附带了一张飞机航拍图,这是已知最早的SCP-EN-030-1地图记录。根据该照片还原的SCP-EN-030-1地图见附录B。报告称SCP-EN-030-1为乌河镇。 |
基金会调查报告030-01 | Site-EN-09,2005年 | 在对居民的走访中初次注意到SCP-EN-030的异常效应。该记录包括对数位村民的采访和镇内物品的取样检测,样本被最终证明不具现实扭曲效应,在村内也没有观察到休谟指数意料之外的下降。报告所统计的村民共255人。其人员姓名和基本状况和1990年已有较大差异,但村庄内的居民则坚持称村庄在最近15-20年内未进行房屋和道路的翻修,提供的出生和死亡名单也与此前的记录不符。该报告称村民对镇子的称呼为梧油(音),但具体的汉字写法不明。 |
基金会调查报告030-07 | Site-EN-09,2013年 | 对SCP-EN-030的再次走访,未取得实质性进展。报告中按当地政府文件称该地为雾佑。 |
附录B:不同记录中的SCP-EN-030-1地图
以下列出地图共三张,分别根据1990年、2008年和2013年的三份记录制作,并统一处理为矢量图。这三张图片被认为较为准确的反应了SCP-EN-030-1的主要特征与变化。从图中可见,SCP-EN-030-1位于██河谷的东南部,由于该河年均流量变化大,仅有的一座桥梁常常被河流所冲垮,居民点主要位于河流南侧。东北方向的村庄结构较为稳定,而西南部则相对变化较大。西侧和西北侧两条出村道路为进山小径,南部的一条路较为宽阔,为政府修建的村道。村庄另有一口公用水井位于东南方位。
自2010年起,基金会开始每年定期对SCP-EN-030-1进行卫星测绘,若需要航拍地图请询问你的站点主管。
![]() |
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记录中的航拍照片还原的SCP-EN-030-1地图,1990年 |
---|
![]() |
根据卫星航拍照片还原的SCP-EN-030-1地图,2008年 |
---|
![]() |
根据基金会测绘结果还原的SCP-EN-030-1地图,2013年 |
---|